「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這場長達八年的內戰直接導致整個帝國內部混亂,民生凋敝,邊疆不穩,藩鎮割據。然而,無論當時還是後世都有許多人對這場叛亂持續時間之久感到驚訝。「安史之亂」爆發前,唐朝正處於鼎盛時期,安祿山雖然實力強勁,但也只有約20萬兵力。唐朝以舉國之力對抗叛軍,為什麼會勝得如此艱難呢?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主要還是因為「安史之亂」前期一場關鍵決戰的失利,即哥舒翰與安祿山的「靈寶之戰」(又稱「潼關之戰」)。
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唐,「安史之亂」就此拉開序幕。戰爭最初階段,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僅用一個月時間,就相繼攻克了汴州(今開封)與洛陽。之後,安祿山又繼續率軍向西挺進,並在潼關與唐軍主力相遇。由於之前叛軍是靠先發制人佔了大便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戰爭在此時才正式開始。
唐朝方面最初負責把守潼關的是兩名身經百戰的名將高仙芝與封常清。然而唐玄宗卻聽信讒言,認為這兩人畏敵如虎,剋扣士兵錢糧,遂下令將兩人處死。接替兩人指揮潼關唐軍主力的是更資深的名將哥舒翰。
哥舒翰一生戰功顯赫,名震西陲,是唯一一位能與安祿山起名的藩鎮節度使,唐玄宗的這一項任命也算是量才適用,並沒什麼不妥之處。
當時哥舒翰統率的潼關唐軍主力約有20萬人,就兵力人數而言遠超過安祿山的叛軍主力(安祿山主力部隊最初為15萬,一路下來損兵折將,加上分兵攻打南陽、河南,及部分回師河北,此時主力不足10萬)。另一方面,唐朝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率領10萬大軍在安祿山的河北老巢也不斷取得勝利,叛軍隨時面臨著被切斷後路的危險。
從戰場形勢來看,安祿山既不能攻破潼關進入關中,又擔心老家被唐軍包抄,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唐軍只要繼續保持當前態勢,叛軍覆滅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然而此時意外卻發生了。
當時哥舒翰的手下有不少人認為宰相楊國忠(楊貴妃族兄)是造成「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因此紛紛請求誅殺楊國忠。楊國忠擔心哥舒翰長時間手握重兵會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慫恿唐玄宗給哥舒翰下達命令,要求哥舒翰率軍出關與叛軍決戰。哥舒翰向皇帝解釋說他的軍隊防禦固若金湯,而叛軍在其他戰線上都節節敗退,只要潼關主力按兵不動,叛軍不久就會精疲力竭,自行瓦解。然而,唐玄宗卻不聽哥舒翰的解釋,他讓宦官帶著一封措辭嚴厲的命令到潼關宣布皇帝的最終旨意。哥舒翰雖然清楚此時不該貿然出擊,但由於有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車之鑒,他自然不敢違抗皇帝的旨意。
9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帶著20萬大軍浩浩蕩蕩走出潼關,打算同叛軍決一死戰。六月初七,哥舒翰的軍隊在靈寶西原的黃河河岸與群山之間狹隘地帶遭叛軍伏擊,唐軍主力被一網打盡,二十萬大軍,僅剩下八千人逃回。之後叛軍乘勝追擊,一舉攻克了潼關,「安史之亂」這才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麼,哥舒翰帶著20萬大軍,為什麼還打不過兵力遠不及自己的安祿山叛軍呢?這其實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哥舒翰的軍隊雖然有20萬之眾,但其中既有隴右、河西、朔方等藩鎮彙集的老兵,也有很大一部分臨時招募的新兵。懂軍事的人都知道,打仗和流氓打群架是兩碼事,並非人多就是優勢。很多時候只要軍隊中的一小部分士兵認為「我們完了」,結果往往會造成全線潰退。所以老帶新的部隊適合打「順風局」,卻不適合打「逆風局」,因為一旦戰場形勢不利,缺乏經驗和訓練的新兵反而會嚴重拖累老兵的後腿。而叛軍這邊各個都是兇狠強悍、久經沙場的邊防老兵。因此當雙方短兵相接的時候,人數較少的叛軍未必在總體戰鬥力上佔劣勢,這也是哥舒翰之前一直推脫不願出兵的主要原因。
其次,唐軍主動出擊尋找叛軍決戰,這就使雙方的有利地位發生逆轉。叛軍正是藉此機會埋下伏兵,以逸待勞,等著唐軍主力上鉤。前面已經說過,有大量新兵的部隊不適合打「逆風局」。唐軍主力突然發現遭敵軍埋伏,顯然開局就進入了「逆風」狀態。軍中大量新兵奪路而逃,戰爭勝負在頃刻間就已註定。
再次,哥舒翰當時健康狀況不佳,這也嚴重影響了他的指揮和決策能力。按理說,像他這樣一位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常勝將軍,應當一眼就能看出戰場地形的利弊,不應該犯下讓全軍陷入埋伏圈的嚴重錯誤。可事實卻是哥舒翰帶著全軍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此外,哥舒翰手下幾位重要將領相互鬧矛盾,導致軍中號令不一,使得局面更加混亂不堪。
因此,哥舒翰之所以在兵力遠高於對手的情況下,還是被叛軍打了個全軍覆沒的結局,既有客觀方面原因,也有哥舒翰自身對形勢判斷失誤的原因。要論究竟是誰把唐朝手裡的一副好牌打成了爛牌,唐玄宗、楊國忠、哥舒翰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哥舒翰統兵20萬,為什麼打不過兵力遠不及自己的安祿山叛軍?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這場長達八年的內戰直接導致整個帝國內部混亂,民生凋敝,邊疆不穩,藩鎮割據。然而,無論當時還是後世都有許多人對這場叛亂持續時間之久感到驚訝。「安史之亂」爆發前,唐朝正處於鼎盛時期,安祿山雖然實力強勁,但也只有約20萬兵力。唐朝以舉國之力對抗叛軍,為什麼會勝得如此艱難呢?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主要還是因為「安史之亂」前期一場關鍵決戰的失利,即哥舒翰與安祿山的「靈寶之戰」(又稱「潼關之戰」)。
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唐,「安史之亂」就此拉開序幕。戰爭最初階段,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僅用一個月時間,就相繼攻克了汴州(今開封)與洛陽。之後,安祿山又繼續率軍向西挺進,並在潼關與唐軍主力相遇。由於之前叛軍是靠先發制人佔了大便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戰爭在此時才正式開始。
唐朝方面最初負責把守潼關的是兩名身經百戰的名將高仙芝與封常清。然而唐玄宗卻聽信讒言,認為這兩人畏敵如虎,剋扣士兵錢糧,遂下令將兩人處死。接替兩人指揮潼關唐軍主力的是更資深的名將哥舒翰。
哥舒翰一生戰功顯赫,名震西陲,是唯一一位能與安祿山起名的藩鎮節度使,唐玄宗的這一項任命也算是量才適用,並沒什麼不妥之處。
當時哥舒翰統率的潼關唐軍主力約有20萬人,就兵力人數而言遠超過安祿山的叛軍主力(安祿山主力部隊最初為15萬,一路下來損兵折將,加上分兵攻打南陽、河南,及部分回師河北,此時主力不足10萬)。另一方面,唐朝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率領10萬大軍在安祿山的河北老巢也不斷取得勝利,叛軍隨時面臨著被切斷後路的危險。
從戰場形勢來看,安祿山既不能攻破潼關進入關中,又擔心老家被唐軍包抄,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唐軍只要繼續保持當前態勢,叛軍覆滅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然而此時意外卻發生了。
當時哥舒翰的手下有不少人認為宰相楊國忠(楊貴妃族兄)是造成「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因此紛紛請求誅殺楊國忠。楊國忠擔心哥舒翰長時間手握重兵會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慫恿唐玄宗給哥舒翰下達命令,要求哥舒翰率軍出關與叛軍決戰。哥舒翰向皇帝解釋說他的軍隊防禦固若金湯,而叛軍在其他戰線上都節節敗退,只要潼關主力按兵不動,叛軍不久就會精疲力竭,自行瓦解。然而,唐玄宗卻不聽哥舒翰的解釋,他讓宦官帶著一封措辭嚴厲的命令到潼關宣布皇帝的最終旨意。哥舒翰雖然清楚此時不該貿然出擊,但由於有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車之鑒,他自然不敢違抗皇帝的旨意。
9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帶著20萬大軍浩浩蕩蕩走出潼關,打算同叛軍決一死戰。六月初七,哥舒翰的軍隊在靈寶西原的黃河河岸與群山之間狹隘地帶遭叛軍伏擊,唐軍主力被一網打盡,二十萬大軍,僅剩下八千人逃回。之後叛軍乘勝追擊,一舉攻克了潼關,「安史之亂」這才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麼,哥舒翰帶著20萬大軍,為什麼還打不過兵力遠不及自己的安祿山叛軍呢?這其實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哥舒翰的軍隊雖然有20萬之眾,但其中既有隴右、河西、朔方等藩鎮彙集的老兵,也有很大一部分臨時招募的新兵。懂軍事的人都知道,打仗和流氓打群架是兩碼事,並非人多就是優勢。很多時候只要軍隊中的一小部分士兵認為「我們完了」,結果往往會造成全線潰退。所以老帶新的部隊適合打「順風局」,卻不適合打「逆風局」,因為一旦戰場形勢不利,缺乏經驗和訓練的新兵反而會嚴重拖累老兵的後腿。而叛軍這邊各個都是兇狠強悍、久經沙場的邊防老兵。因此當雙方短兵相接的時候,人數較少的叛軍未必在總體戰鬥力上佔劣勢,這也是哥舒翰之前一直推脫不願出兵的主要原因。
其次,唐軍主動出擊尋找叛軍決戰,這就使雙方的有利地位發生逆轉。叛軍正是藉此機會埋下伏兵,以逸待勞,等著唐軍主力上鉤。前面已經說過,有大量新兵的部隊不適合打「逆風局」。唐軍主力突然發現遭敵軍埋伏,顯然開局就進入了「逆風」狀態。軍中大量新兵奪路而逃,戰爭勝負在頃刻間就已註定。
再次,哥舒翰當時健康狀況不佳,這也嚴重影響了他的指揮和決策能力。按理說,像他這樣一位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常勝將軍,應當一眼就能看出戰場地形的利弊,不應該犯下讓全軍陷入埋伏圈的嚴重錯誤。可事實卻是哥舒翰帶著全軍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此外,哥舒翰手下幾位重要將領相互鬧矛盾,導致軍中號令不一,使得局面更加混亂不堪。
因此,哥舒翰之所以在兵力遠高於對手的情況下,還是被叛軍打了個全軍覆沒的結局,既有客觀方面原因,也有哥舒翰自身對形勢判斷失誤的原因。要論究竟是誰把唐朝手裡的一副好牌打成了爛牌,唐玄宗、楊國忠、哥舒翰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