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信誓旦旦地對自己和娃說——我不是一個愛嘮叨的媽媽,也不喜歡做愛嘮叨的媽媽。
但有時候,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的距離,說得容易做起來容易跑偏。
尤其在娃2歲多這個可怕的階段,還不能完全非常自律地去完成每個時間點該做的事情。
通常我在夢裡希望實現的理想態是這樣的。
【場景一】
老母親:寶寶,該刷牙啦~
娃:好的媽媽~我現在就去~ 然後擠好牙膏後自己去到衛生間刷牙。
【場景二】
老母親:寶寶,現在該上床睡覺啦~(心裡念叨:你早點上床睡覺才能早點讓我實現今天的時間自由……)
娃:沒問題~ 我現在就睡~ 然後上床自己躺在那閉眼睛幾分鐘就著。。。
【場景三】
老母親:寶寶,現在我們該出門啦~你可以自己穿好衣服褲子鞋子等待我么~
娃:好的媽媽,我現在就穿~ 穿完了就坐在門口等著磨蹭的老母親。
【場景四】
老母親:寶寶,現在媽媽沒時間陪你玩,需要干會家務,你可以自己玩一會么~
娃:好的媽媽,我自己玩就行,我不打擾了~
大多數家庭正在經歷水深火熱的現實態是這樣的。
娃:我不要刷牙,我就不要刷牙!於是娃就把嘴巴閉得跟萬能膠貼上一樣緊,來抗拒你。
老母親:寶寶,刷牙是必須的,不刷牙牙齒就會生病,生病了就不能吃好吃的東西了。你是不是愛吃冰淇淋啊,還愛吃薯條,你看如果吃進去了不刷牙晚上就來小蟲子。小蟲子吃了你牙齒是不是會很難受呀。(叨叨了15分鐘後,本以為能夠給娃洗腦成功……)
娃:嗯,是的,但我就是不要刷!
老母親:寶寶,現在該上床睡覺啦~
娃:我不要睡,我還要玩玩具呢!
老母親:玩具也要睡覺呀~(繼續叨叨10多分鐘後……)
娃:小玩具它說它不困,還不想睡。
老母親:(求速效救心丸……)
娃:媽媽給我穿。
老母親:好的。
娃:在床上滿床滾……
你心裡快要奔潰,你滿床抓他,他以為你在玩抓小魚遊戲,玩得更帶勁了……這時候你看錶,出門的時間又該晚了……
娃:不行!我就要媽媽陪我玩!媽媽抱抱,抱抱,抱抱,抱抱……
老母親:媽媽抱著你太沉了幹不了家務呀……
娃:我不沉,媽媽可以抱著我做家務~
老母親:媽媽真不想練肱二頭肌……
理想態場景的娃,要麼是傳說中的天使娃,能讓媽咪們省下1/3人力和精力,干很多事情。要麼就是虛擬的機器人娃娃,凡事有求必應,非常聽主人的話。
這種娃在大多數家庭都不常見,因為我們無法忽視孩子2歲的年齡和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出現的大部分相處模式,是第二種現實版的狀態。
為什麼呢?
認知發展理論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
找出兩個容量相同的杯子,其中一個較高較窄,而另一個較矮較粗。再找兩個大小一樣的杯子,向裡面注水,直到三歲的孩子認為水量相等時停下。接著,當著他的面,將其中一杯水倒入那個較高較窄的杯子,而另一杯倒入一個較矮較粗的杯子內。然後問他兩個杯子是否還裝有同樣的水。他會說不,並告訴你他認為哪個杯子的水更多。而一個六歲的孩子(有時候可能是5歲的孩子)則會告訴你,它們裝著等量的水,並能說出其中的原因。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不同年齡的孩子對同一件事的認知、演繹和理解是有不同的。同樣,處於低齡的孩子,無法對於成年人發出指令的意義,也無法能完全理解。
說白了,讓孩子執行我們所布置的任務,對於一個2歲多的孩子來說,受限於年齡和認知局限性,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過多的嘮叨和道理解釋,孩子是無法理解和吸收的。
孩子們對他們經歷的生活所賦予的意義,與成年人對同樣經歷所賦予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那該怎麼辦啊?
諾媽後來悟出了一個解法——我們需要轉變一種認知模式,需要用孩子能理解和接納的方式,讓他在做當下這件事情的時候,感覺到有趣,有意思,能找到他能理解的「意義」,效果將完全不同。
這個秒見效的方法叫——遊戲力。
朋友前段時間給我推薦了科恩的《遊戲力》,讓我重新轉變了一種跟孩子的溝通模式。
並且發現,通過遊戲力的方式,能讓孩子充滿樂趣做她當下需要做的事情,能讓她解決情緒處理方式問題,更能讓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上了一個台階。
大象消防員和小小消防員遊戲
每天晚上8點多,讓娃去洗澡,經常是接到她拒絕的信號。
有天晚上她還是不願主動去洗澡,忽然看到了柜子里藏的一個夏天玩的噴水槍,最近正好我經常給她讀《小小消防員》的繪本,於是我靈機一動問她:「誰想做小小消防員,帶上噴水槍,幫助大家滅火呀~。」
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於是帶上了噴水槍,很開心地自己脫完衣服進盆裡邊玩邊泡澡。泡了10多分鐘,我說:「諾諾,該起來穿衣服啦~」
她拒絕地說:「我不起,我還沒洗完呢- -。」這幾天趕上北京大降溫,又怕她著涼,心裡這著急。後來一想嘮叨也不管用,還是順勢而為,繼續跟她以遊戲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吧。
於是用了繪本里的故事情節,告訴她:「小小消防員,丁香街發生了火災!情況很嚴重!大家都在等待小小消防員穿上消防衣和消防褲。」同時嘴裡還發出火警的警報聲配音哈哈。
她立刻從水裡彈起來,說:「大家別著急,小小消防員還沒擦身體呢,等我擦完身體,穿上消防衣就去幫你們滅火!」於是用了不到3分鐘,穿完了衣服褲子。
角色扮演的遊戲,對孩子的認知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孩子童年時期的社會認知建構,是通過角色扮演遊戲去學習的。
在這個過程,他們會逐漸學習每個社會角色的不同任務和意義,也通過假象的角色扮演中,被賦予了一種價值感。
類似的場景可以有很多運用,比如我也會跟她玩媽媽和寶寶的角色互換遊戲。
她扮演媽媽我扮演寶寶,她需要了解媽媽平時的角色有哪些事務,對寶寶的需求需要做出什麼回應,這會鍛煉孩子語言溝通能力、換位思考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吹一口「仙氣」遊戲
昨天晚上吃晚飯,她夾著一個小筍丁不小心掉在了桌子上。我以為她不吃了,我覺得可惜,桌子也不臟,就撿起來放嘴裡吃了。
結果觸動了2歲娃那根強迫症的敏感神經。
開始覺察到娃的情緒有點不對,就給她夾了盤子里一個新的筍丁給她。
當你經歷過2歲娃的成長,就能get到,在2歲娃眼裡這個筍丁和那個筍丁不一樣!
其實仔細想想,娃的理解也不是沒道理,確實兩個筍丁是不同的。
但大人的理解,都是筍丁,都是一個盤子里的,那個掉了找個乾淨的大的比那個更好的,不是也行么。
在孩子眼裡,不行!
為什麼?
2歲的孩子,有個特點叫秩序敏感期。這裡所說的秩序,不僅是物品放在他們所認為應該放的地方,還包括遵守生活的規律、理解事物的時間、空間以及對物體的分類問題。
表現就是,這個事物的空間、時間的秩序,跟他們思維里想像的固化模式不一樣時,就會引發情緒失控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基本就需要將剛才的程序進行debug編譯,重新按照他們腦子裡的模式,進行回滾重跑。
然後我就先共情一下,接納她的感受。說:「我感受到你因為剛才我吃了你的小筍丁,有些不開心了是么?那我們呼喚格里格(最近讀到的繪本人物),吹一口仙氣把小筍丁變回來行么~」
她開始情緒平復,半信半疑地說:「行吧~」
為了讓故事感覺更真實,我又開始給她一個小儀式感,說:「不過,你得耐心等待,閉上眼睛數10秒,格里格才能吹仙氣變回來~」
她很配合地雙手蒙上雙眼,很認真地開始數「1、2、3……10~」
然後我就趁她閉眼,趕緊盤子里撈出一個筍丁放手心裡,等她數到10後,我打開手心扮演格里格吹口仙氣說:「哇!格里格終於把筍丁變回來啦!」
她非常激動哈哈,開始進入遊戲角色後,說:「格里格,我能吃這個小筍丁么?」
於是我又扮演格里格說:「當然可以呀~」
兩人玩了幾分鐘這個遊戲後,孩子剛才失落的情緒,已經煙消雲散了。
最後還很可愛地跟我說:「格里格,謝謝你的仙氣~」
快樂的魔法蝴蝶結髮卡
諾諾這周是第9天上幼兒園,雖然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早上我們送去的分開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撇嘴哭幾下。
昨天給她買了很多新的發卡,雖然她頭上的頭髮還有點稀疏- -。
綁起來有點費勁,夾個小發卡現有的發量基本能hold住。
早上起來後,主動說,媽媽今天我想戴個發卡~
我說好呀~
讓她自己選擇了一個蝴蝶結的發卡幫她夾頭上。
看得出她的表情非常喜歡~
送去幼兒園的路上,我本來想跟她講一些道理,類似別哭啦,媽媽也很想你呀,傍晚就去接你吧啦吧啦的話。
但想想,講道理這方法效果不好,於是跟她講了魔法蝴蝶結髮卡的故事。
說這個是具有魔法的蝴蝶結髮卡,她能給你帶去快樂的力量,也能充當尿尿提醒小助手,快要尿尿時蝴蝶結就會給你力量,提醒你提前舉手找老師~(因為最近剛去常會尿褲子- -~)
把她送到了幼兒園門口,老師說:「諾諾,你今天戴的發卡好漂亮呀~」。她開心地跟老師說:「媽媽說這是魔法發卡」~
我們走的時候快樂地跟我們說拜拜,眼睛終於不掉雨點了~
用遊戲力跟娃相處的過程,沒有嘮叨說教,沒有恐嚇威脅,卻讓孩子和我們都能感受到彼此理解和尊重。
當我們學會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認知方式和相處模式跟孩子共處,你會發現,你會更懂孩子,孩子也能更懂你。
– END -
諾媽有話叨:
諾諾入園不到兩周,已經完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和節奏,愛上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昨天老師跟我說的一件事讓我很感動。昨天她和一個小朋友都同時看上了一個東西,諾諾比那個小朋友快一步,拿到了。
另個小朋友出於本能的就拍了諾諾兩下後開始哭起來,說那個玩具是我的!
換成之前,諾諾估計就會用非理性的方式進行還手哈哈。
昨天,她很平靜地跟那個小朋友說:「你不可以打我,這會讓我很難受。如果你想要玩,你可以用語言跟我溝通,我準備好了會給你玩。」
我發現她真的在快速的成長,學會了一種更理性的方式解決衝突問題,這跟幼兒園老師的引領密不可分。
另外諾媽認為,剛上幼兒園的2-3歲小朋友之間,有偶爾的肢體衝突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的情緒自控力有限,以及會習慣性地用最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
家長們對小朋友之間的衝突打鬧,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諾媽不太建議過分以要維權向對方家長討說法的方式來解決,也不建議家人過分放大自家孩子的痛苦
這樣對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都不是最好的衝突解決方式。
我很贊成諾幼兒園老師的引領方式,教會孩子通過自己的力量去理性地解決問題。
既能讓孩子學習到自信和勇氣,也能讓另一個小朋友學習到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
跟娃嘮叨了無數次被娃當空氣後,我用了這種秒見效的方法
我曾經信誓旦旦地對自己和娃說——我不是一個愛嘮叨的媽媽,也不喜歡做愛嘮叨的媽媽。
但有時候,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的距離,說得容易做起來容易跑偏。
尤其在娃2歲多這個可怕的階段,還不能完全非常自律地去完成每個時間點該做的事情。
通常我在夢裡希望實現的理想態是這樣的。
【場景一】
老母親:寶寶,該刷牙啦~
娃:好的媽媽~我現在就去~ 然後擠好牙膏後自己去到衛生間刷牙。
【場景二】
老母親:寶寶,現在該上床睡覺啦~(心裡念叨:你早點上床睡覺才能早點讓我實現今天的時間自由……)
娃:沒問題~ 我現在就睡~ 然後上床自己躺在那閉眼睛幾分鐘就著。。。
【場景三】
老母親:寶寶,現在我們該出門啦~你可以自己穿好衣服褲子鞋子等待我么~
娃:好的媽媽,我現在就穿~ 穿完了就坐在門口等著磨蹭的老母親。
【場景四】
老母親:寶寶,現在媽媽沒時間陪你玩,需要干會家務,你可以自己玩一會么~
娃:好的媽媽,我自己玩就行,我不打擾了~
大多數家庭正在經歷水深火熱的現實態是這樣的。
【場景一】
老母親:寶寶,該刷牙啦~
娃:我不要刷牙,我就不要刷牙!於是娃就把嘴巴閉得跟萬能膠貼上一樣緊,來抗拒你。
老母親:寶寶,刷牙是必須的,不刷牙牙齒就會生病,生病了就不能吃好吃的東西了。你是不是愛吃冰淇淋啊,還愛吃薯條,你看如果吃進去了不刷牙晚上就來小蟲子。小蟲子吃了你牙齒是不是會很難受呀。(叨叨了15分鐘後,本以為能夠給娃洗腦成功……)
娃:嗯,是的,但我就是不要刷!
【場景二】
老母親:寶寶,現在該上床睡覺啦~
娃:我不要睡,我還要玩玩具呢!
老母親:玩具也要睡覺呀~(繼續叨叨10多分鐘後……)
娃:小玩具它說它不困,還不想睡。
老母親:(求速效救心丸……)
【場景三】
老母親:寶寶,現在我們該出門啦~你可以自己穿好衣服褲子鞋子等待我么~
娃:媽媽給我穿。
老母親:好的。
娃:在床上滿床滾……
你心裡快要奔潰,你滿床抓他,他以為你在玩抓小魚遊戲,玩得更帶勁了……這時候你看錶,出門的時間又該晚了……
【場景四】
老母親:寶寶,現在媽媽沒時間陪你玩,需要干會家務,你可以自己玩一會么~
娃:不行!我就要媽媽陪我玩!媽媽抱抱,抱抱,抱抱,抱抱……
老母親:媽媽抱著你太沉了幹不了家務呀……
娃:我不沉,媽媽可以抱著我做家務~
老母親:媽媽真不想練肱二頭肌……
理想態場景的娃,要麼是傳說中的天使娃,能讓媽咪們省下1/3人力和精力,干很多事情。要麼就是虛擬的機器人娃娃,凡事有求必應,非常聽主人的話。
這種娃在大多數家庭都不常見,因為我們無法忽視孩子2歲的年齡和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出現的大部分相處模式,是第二種現實版的狀態。
為什麼呢?
認知發展理論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
找出兩個容量相同的杯子,其中一個較高較窄,而另一個較矮較粗。再找兩個大小一樣的杯子,向裡面注水,直到三歲的孩子認為水量相等時停下。接著,當著他的面,將其中一杯水倒入那個較高較窄的杯子,而另一杯倒入一個較矮較粗的杯子內。然後問他兩個杯子是否還裝有同樣的水。他會說不,並告訴你他認為哪個杯子的水更多。而一個六歲的孩子(有時候可能是5歲的孩子)則會告訴你,它們裝著等量的水,並能說出其中的原因。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不同年齡的孩子對同一件事的認知、演繹和理解是有不同的。同樣,處於低齡的孩子,無法對於成年人發出指令的意義,也無法能完全理解。
說白了,讓孩子執行我們所布置的任務,對於一個2歲多的孩子來說,受限於年齡和認知局限性,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過多的嘮叨和道理解釋,孩子是無法理解和吸收的。
孩子們對他們經歷的生活所賦予的意義,與成年人對同樣經歷所賦予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那該怎麼辦啊?
諾媽後來悟出了一個解法——我們需要轉變一種認知模式,需要用孩子能理解和接納的方式,讓他在做當下這件事情的時候,感覺到有趣,有意思,能找到他能理解的「意義」,效果將完全不同。
這個秒見效的方法叫——遊戲力。
朋友前段時間給我推薦了科恩的《遊戲力》,讓我重新轉變了一種跟孩子的溝通模式。
並且發現,通過遊戲力的方式,能讓孩子充滿樂趣做她當下需要做的事情,能讓她解決情緒處理方式問題,更能讓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上了一個台階。
大象消防員和小小消防員遊戲
每天晚上8點多,讓娃去洗澡,經常是接到她拒絕的信號。
有天晚上她還是不願主動去洗澡,忽然看到了柜子里藏的一個夏天玩的噴水槍,最近正好我經常給她讀《小小消防員》的繪本,於是我靈機一動問她:「誰想做小小消防員,帶上噴水槍,幫助大家滅火呀~。」
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於是帶上了噴水槍,很開心地自己脫完衣服進盆裡邊玩邊泡澡。泡了10多分鐘,我說:「諾諾,該起來穿衣服啦~」
她拒絕地說:「我不起,我還沒洗完呢- -。」這幾天趕上北京大降溫,又怕她著涼,心裡這著急。後來一想嘮叨也不管用,還是順勢而為,繼續跟她以遊戲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吧。
於是用了繪本里的故事情節,告訴她:「小小消防員,丁香街發生了火災!情況很嚴重!大家都在等待小小消防員穿上消防衣和消防褲。」同時嘴裡還發出火警的警報聲配音哈哈。
她立刻從水裡彈起來,說:「大家別著急,小小消防員還沒擦身體呢,等我擦完身體,穿上消防衣就去幫你們滅火!」於是用了不到3分鐘,穿完了衣服褲子。
角色扮演的遊戲,對孩子的認知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孩子童年時期的社會認知建構,是通過角色扮演遊戲去學習的。
在這個過程,他們會逐漸學習每個社會角色的不同任務和意義,也通過假象的角色扮演中,被賦予了一種價值感。
類似的場景可以有很多運用,比如我也會跟她玩媽媽和寶寶的角色互換遊戲。
她扮演媽媽我扮演寶寶,她需要了解媽媽平時的角色有哪些事務,對寶寶的需求需要做出什麼回應,這會鍛煉孩子語言溝通能力、換位思考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吹一口「仙氣」遊戲
昨天晚上吃晚飯,她夾著一個小筍丁不小心掉在了桌子上。我以為她不吃了,我覺得可惜,桌子也不臟,就撿起來放嘴裡吃了。
結果觸動了2歲娃那根強迫症的敏感神經。
開始覺察到娃的情緒有點不對,就給她夾了盤子里一個新的筍丁給她。
當你經歷過2歲娃的成長,就能get到,在2歲娃眼裡這個筍丁和那個筍丁不一樣!
其實仔細想想,娃的理解也不是沒道理,確實兩個筍丁是不同的。
但大人的理解,都是筍丁,都是一個盤子里的,那個掉了找個乾淨的大的比那個更好的,不是也行么。
在孩子眼裡,不行!
為什麼?
2歲的孩子,有個特點叫秩序敏感期。這裡所說的秩序,不僅是物品放在他們所認為應該放的地方,還包括遵守生活的規律、理解事物的時間、空間以及對物體的分類問題。
表現就是,這個事物的空間、時間的秩序,跟他們思維里想像的固化模式不一樣時,就會引發情緒失控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基本就需要將剛才的程序進行debug編譯,重新按照他們腦子裡的模式,進行回滾重跑。
然後我就先共情一下,接納她的感受。說:「我感受到你因為剛才我吃了你的小筍丁,有些不開心了是么?那我們呼喚格里格(最近讀到的繪本人物),吹一口仙氣把小筍丁變回來行么~」
她開始情緒平復,半信半疑地說:「行吧~」
為了讓故事感覺更真實,我又開始給她一個小儀式感,說:「不過,你得耐心等待,閉上眼睛數10秒,格里格才能吹仙氣變回來~」
她很配合地雙手蒙上雙眼,很認真地開始數「1、2、3……10~」
然後我就趁她閉眼,趕緊盤子里撈出一個筍丁放手心裡,等她數到10後,我打開手心扮演格里格吹口仙氣說:「哇!格里格終於把筍丁變回來啦!」
她非常激動哈哈,開始進入遊戲角色後,說:「格里格,我能吃這個小筍丁么?」
於是我又扮演格里格說:「當然可以呀~」
兩人玩了幾分鐘這個遊戲後,孩子剛才失落的情緒,已經煙消雲散了。
最後還很可愛地跟我說:「格里格,謝謝你的仙氣~」
快樂的魔法蝴蝶結髮卡
諾諾這周是第9天上幼兒園,雖然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早上我們送去的分開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撇嘴哭幾下。
昨天給她買了很多新的發卡,雖然她頭上的頭髮還有點稀疏- -。
綁起來有點費勁,夾個小發卡現有的發量基本能hold住。
早上起來後,主動說,媽媽今天我想戴個發卡~
我說好呀~
讓她自己選擇了一個蝴蝶結的發卡幫她夾頭上。
看得出她的表情非常喜歡~
送去幼兒園的路上,我本來想跟她講一些道理,類似別哭啦,媽媽也很想你呀,傍晚就去接你吧啦吧啦的話。
但想想,講道理這方法效果不好,於是跟她講了魔法蝴蝶結髮卡的故事。
說這個是具有魔法的蝴蝶結髮卡,她能給你帶去快樂的力量,也能充當尿尿提醒小助手,快要尿尿時蝴蝶結就會給你力量,提醒你提前舉手找老師~(因為最近剛去常會尿褲子- -~)
把她送到了幼兒園門口,老師說:「諾諾,你今天戴的發卡好漂亮呀~」。她開心地跟老師說:「媽媽說這是魔法發卡」~
我們走的時候快樂地跟我們說拜拜,眼睛終於不掉雨點了~
用遊戲力跟娃相處的過程,沒有嘮叨說教,沒有恐嚇威脅,卻讓孩子和我們都能感受到彼此理解和尊重。
當我們學會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認知方式和相處模式跟孩子共處,你會發現,你會更懂孩子,孩子也能更懂你。
– END -
諾媽有話叨:
諾諾入園不到兩周,已經完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和節奏,愛上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昨天老師跟我說的一件事讓我很感動。昨天她和一個小朋友都同時看上了一個東西,諾諾比那個小朋友快一步,拿到了。
另個小朋友出於本能的就拍了諾諾兩下後開始哭起來,說那個玩具是我的!
換成之前,諾諾估計就會用非理性的方式進行還手哈哈。
昨天,她很平靜地跟那個小朋友說:「你不可以打我,這會讓我很難受。如果你想要玩,你可以用語言跟我溝通,我準備好了會給你玩。」
我發現她真的在快速的成長,學會了一種更理性的方式解決衝突問題,這跟幼兒園老師的引領密不可分。
另外諾媽認為,剛上幼兒園的2-3歲小朋友之間,有偶爾的肢體衝突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的情緒自控力有限,以及會習慣性地用最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
家長們對小朋友之間的衝突打鬧,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諾媽不太建議過分以要維權向對方家長討說法的方式來解決,也不建議家人過分放大自家孩子的痛苦
這樣對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都不是最好的衝突解決方式。
我很贊成諾幼兒園老師的引領方式,教會孩子通過自己的力量去理性地解決問題。
既能讓孩子學習到自信和勇氣,也能讓另一個小朋友學習到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